暑假如何过得有意思?人大新闻学子有话说
暑期社会实践
盛夏里,人大新闻学院的师生们穿梭于各个地点,走访调研,既回溯过去,也记录下最新的中国与世界。调研团队规模不一,使命不同,师生们或深入乡村,或立足城市,忙亦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6.28-7.1
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不忘初心”主题调研
7.1-7.7
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暑期实践活动
7.8-7.14
新闻学院“追寻改革的足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7.17-7.24
2018香港书展报道活动
8.5-8.10
“千人百村”学生社会实践乡村调研专项活动
8.27-
新闻学院师生团队“一带一路”课题调研
8.30-9.6
新闻学院未来传播学堂四川调研
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不忘初心”主题调研
坐标:延安
2018.6.28-2018.7.1
6月28日至7月1日,在七一建党节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一行23人从北京出发,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所在地延安。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回溯81年校史,调研团队认真记录延安之行的点点滴滴,体悟革命圣地的艰苦奋斗精神。
新闻坊小编
延安和党的新闻事业关系密切,和人民大学更是渊源颇深,此次初到延安,第一印象如何?
2017级博士班班长王雪驹
我们6月份去的延安,天气还是比较热。初到延安第一印象,延安市一个县城一般规模的小地方,延河经过,四面环山,处在山沟中。后来发现,延安虽然小,但是城市建设做得很好,一切都很全面,红色旅游做得很好。
新闻坊小编
探访延安革命旧址、新闻圣地以及人大前身——陕北公学都是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在充实的行程中,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
2017级博士班班长王雪驹
印象最深的是延安的新闻纪念馆,作为人大新闻学院博士生,在这里感受到了我党新闻事业艰难的起步与发展,感受到了一代代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无私奉献。
新闻坊小编
这次调研,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017级博士班班长王雪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实践一定要相结合,我们到延安,才真正地了解了我党新闻事业的艰辛发展历程,感受到了我党从延安走向全中国的奋斗的不易。
请输入文字
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暑期实践活动
坐标:青岛
2018.7.1-2018.7.7
7月1日至7月7日,人大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前往青岛及其下属的平度市进行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的主题实践考察活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25名国小新们组成的新闻团队一共生产了46份作品。其中27篇为新闻作品,包括11篇文字报道,10个视频作品、4个图片故事、1个H5交互报道、1个微博视频直播报道,涵盖消息、通讯等不同体裁。成果除了发表在人大国小新项目的官方公号、RUC新闻坊等人大微信公号平台以外,还被包括中国记协网、青岛新闻网、腾讯网、网易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和转载。
新闻坊小编
听说国小新此次青岛行每天都有高密度的采访任务,还要当天完成4-5个图文类、视频类作品,这种“心跳游戏”的体验如何呀?
2017级国新班胡智轩
虽然每天都有任务,但这样的工作量放在真正的新闻工作第一线可能也算不上什么了。但还是被“虐”得很爽,收获很大,学习很多。
新闻坊小编
在报道实践的过程中,有没有有哪些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呢?
2017级国新班胡智轩
感觉我们的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背景资料的搜集、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是在平度市南村镇大西头东村时,由于前期调研工作不到位,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深入了解为何这个乡村得到了国家扶贫资金的支持。在实际采访中,我们发现主要是因为该村的人际关系较为良好,社会秩序相对和谐,经过各级政府的申报,最终获得了扶贫资金的支持。如果在调研过程中,尽早发掘到这一深层次原因,新闻报道也许就可以继续深入下去,进而转向探讨大西头东村村民是如何保持村民关系和谐,是否能为全国其他村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新闻坊小编
这次实践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2017级国新班胡智轩
我觉得可以用八个字总结,脚踏实地、保持谦卑。
2017级国新班胡智轩
在乡村,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普通话不标准、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采访对象。他们在微小之处做着微小之事,却有着改变中国甚至世界的力量,比如平度花生电商平台的创始人何洲文、推动机械化大葱种植的杨家顶子村书记杨同林。前者的最高学历是中学,但通过在不同城市的打拼,对花生的国际贸易和全国花生市场走势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而后者虽然只是一位农民,但已扎根农村18年,熟稔中国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长期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发展。当我们面对这些生活在小城市和乡镇的人群时,我们应摒弃所谓的“精英视角”,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问题,这样才可以更深刻体会到他们的生活,进而描摹出真实的中国现状。
请输入文字
新闻学院“追寻改革的足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坐标:深圳
2018.7.8-2018.7.14
7月8日至7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奔赴深圳开展“追寻改革的足迹”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的媒介记忆”为主题,旨在深入了解深圳媒体如何记录改革开放,回首当地媒体伴随改革开放历程发生的变迁。调研项目获评中国人民大学“追寻改革的足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核心项目。
新闻坊小编
这次深圳小分队同样也是行程满满,不仅调研了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腾讯公司总部等媒体,考察了深圳市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等场所,还有幸采访了多位新闻界的前辈。哪次经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呢?
深圳小分队Echo
印象最深的经历应该前往深圳大学对话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辜晓进老师。辜老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事报纸新闻工作25年,曾任英文《深圳日报》总编辑,参与创办《深圳特区报》第一个社会新闻类专刊《社会大观园》、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合资日报《深星时报》、随特区报发行的对开四版报纸《鹏城今版》,后在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任教。作为奋斗在深圳媒体一线的新闻人、报业研究学者、在深圳生活了1/4世纪的深圳人,多重身份的辜晓进为我们讲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深圳报业的发展史,个人生活体验等。从辜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人大新闻人踏实稳重的底色,也看到了深圳这座城市开放创新的精神。
新闻坊小编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的媒介记忆”,经过七天的调研,你对此有何感悟呢?
深圳小分队Echo
传媒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改革的实践者。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深圳特区报为代表的深圳媒体承担媒体责任,积极反应改革开放成果,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媒体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提高自身竞争力,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港澳等地的信息沟通,成立大型集团,尝试媒体融合等等,自身也相应地做出了积极变革。
新闻坊小编
经典问题又来了,这次深圳行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深圳小分队Echo
深圳别名鹏城名副其实,创立经济特区以来,犹如展翅高飞的大鹏,勇往直前。深圳是一座年轻富有活力的城市,一座开放进取的城市,此次调研喜欢上这座城市应该是最大的收获了。
请输入文字
2018香港书展报道活动
坐标:香港
2018.7.17-2018.7.24
7月17日至7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4名师生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1名师生,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4名师生、香港大学信兴学院的师生一道,前往2018年香港书展进行采访报道。本次书展报道共发表文图作品28篇,视频3份,浏览量超3万人次。作品发表于扬子晚报、四季书评、RUC新闻坊(公众号)和南大新记者(公众号)。
新闻坊小编
这次去香港书展,和之前的采访报道的体验有何不同吗?
2017级专硕班刘泽溪
香港的人文风情更加开放多元,人们的性格可爱,而且香港人口流动程度高,不同国家地区的人都有。但是这也导致此访过程中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尤其是和50岁以上的人交流,说普通话他们听不懂,英语也交流不起来。在采访提问环节也能发现,香港媒体、台湾媒体、大陆媒体的报道方向和关注点有很大不同。
新闻坊小编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2015级新法实验班罗斯
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我们的带队老师之一也就是南京大学的白净老师。白净老师在整个香港书展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态度真的对我来说很受鼓舞,有时我自己觉得有点累的时候,却始终能看到白净老师带着相机四处奔走,去寻找新闻热点和选题。
新闻坊小编
这次香港书展的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015级新法实验班罗斯
我觉得不仅仅在专业实践方面,同时在与人相处,待人处事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有收获了友谊。在出发之前,我对此次香港书展的整个团队成员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因此我需要调动自己积极去了解她们,寻找和团队成员合作的默契,庆幸的是整个7天下来,我和团队成员都相处的十分融洽,因此也结下了友谊,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请输入文字
“千人百村”学生社会实践乡村调研专项活动
坐标:南通
2018.8.5-2018.8.10
8月5日至8月10日,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张研与另两名同学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千人百村”项目,深入基层了解当地农民的土地、教育、医疗、心理健康和现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新闻坊小编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此次深入乡村调研,你觉得专业知识对你来说有没有什么帮助?
调研团成员 张研
刚进入调研地我就觉得自己的新闻专业学习和媒体实习经历还是派上了用场。当地农村的农民腼腆而不善言辞,有时看见生人有一种自然的抵触情绪,但是因为在学习和实习中掌握了很多采访和沟通技巧,我比较大胆地走家串户,和农民们闲话家常,经过一番寒暄以后,也逐渐地能够和村民进行流畅的交流,村民们很快接纳我并开始闲话家常,其实只要打开了话匣子,淳朴的农民们都会十分热情,我再给他们散散烟(本人不抽烟,但是我老爸说散烟是打开尴尬局面的有效技巧),一两根烟抽完,农民伯伯们就跟我从房前屋后的琐事聊到衣食住行的现状,从医保社保的缴纳侃到村里产业的发展。
新闻坊小编
看来你已经和村民们非常熟络了,其中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人呢?
调研团成员 张研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老夫妻。老奶奶不识字但是非常热情,看着我在大热天到处找调研对象,她邀我进屋坐下让我对着风扇吹吹,老爷爷已经七十多岁,当我问到他的田亩状况和宅基地面积时他已经记不清了,老人在屋里上上下下,找了半天的相关权证,我怕老爷爷磕着碰着,就请他说大致情况就可以,他却十分严谨较真,最后在屋里翻了半天才把发黄的证件找出来。调研中我问老爷爷平时玩手机不,他竟然掏出手机给我展示他怎么玩消消乐,我还和老爷爷交流了半天怎么消除才能通过。
新闻坊小编
好可爱的爷爷奶奶,这一路上你们遇到的村民都这么热情吗?
调研团成员 张研
我记得调研中的第一餐是在农户家里吃的午饭,阿姨十分热情地给两位女队员都盛了满满一大碗,还招呼着让她们多吃菜。两位女队员面面相觑一直说太多了吃不下,但是面对热情的阿姨只能埋头苦吃,大概朴实热情的农家饭已经占用了她们一天的卡路里摄取量。
新闻坊小编
老问题结尾,这次调研带给你什么收获?
调研团成员 张研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研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学生要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知道基层工作如何开展,将思维模式从“琴棋书画诗酒花”转换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平时在学校接触的都是高屋建瓴的理论和规范研究,但是下到基层,看到农民们的日常生活,思维会变得更有实践性,更加具体而微:劳动力都进城了,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怎么解决?土地经营上是否可以引进土地股份制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村里老人除了打牌还能不能有更多样化的娱乐方式和精神生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有很微观的考察和思考,也有助于我们在思考中勾勒当下中国的全貌。
请输入文字
暑假余额已不足,还有两只队伍要赶在开学之前出发,继续扩充人大新闻学子这个夏天的足迹地图。
第一支队伍由新闻学院2名教师和8名本硕博同学组成,他们将于8月27日出发,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进行“一带一路”课题调研。第二支队伍由新闻学院未来传播学堂的本科生组成,他们将于8月30日出发,前往四川进行调研。
希望两支队伍即将开启的暑期调研之行一切顺利,期待他们精彩的实践记录和调研成果!
本期编辑:姜晶琨 仇辰
封面图片来源网络